在北纬44度、东经129度的白山黑水间,坐落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牡丹江海洋卫星站(以下简称牡丹江站)。这个我国最北端的边陲站,是自然资源部目前规模最大、接收能力最强的海洋卫星地面接收主站。
元宵节刚过,牡丹江站业务楼门前挂着一副火红的对联。上联是“矢志不渝巡天筑梦耀苍穹”,下联是“青春无悔披星戴月瞰沧海”,横批是“星辰大海”。这副对联写出了青年人在海洋卫星事业中淬火成钢、挑大梁、当主角的勇气和担当。
在这片最低气温可达-30℃的土地上,牡丹江站“雪原追星人”青年工作组不畏天寒地冻,满怀一腔热血,身处内陆边陲,心系万里海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责任。
牡丹江站站区
扎根平凡岗位,建设海洋强国
“雪原追星人”工作组是由牡丹江站40岁以下青年党员为主体组成的工作小组,共有成员9人,包含站内卫星数据接收、地面系统维护等多方面优秀青年人才。“雪原追星人”扎根这片热土,永远向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锻炼成长。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雪原追星人”工作组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牡丹江站目前建有6套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不同码速率的多卫星同时接收能力,卫星数据接收范围东至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全境,西至西伯利亚,南至台湾海峡,北至北极圈,涵盖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等诸多海区,为黄渤海海冰监测、我国近海赤潮监测、黄东海浒苔监测、海岸带湿地监测等海洋卫星遥感监测任务提供了高精度、高频次、多要素的数据支撑。
“雪原追星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一直保持着全年全天时运行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开展着看似枯燥但意义重大的接收工作。
牡丹江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雪原追星人”工作组组长赵喜永介绍,目前站内单日卫星数据接收任务平均为43条轨道,单日最高为61轨,日均数据接收量达600GB。截至目前,牡丹江站累计接收卫星数量达到23颗,任务超过11.6万轨,总数据量达1272TB,2023年更是完成接收任务15422轨,创接收量新高。
“雪原追星人”组员敖雪说,对海洋卫星数据长期准确接收是全球海洋遥感监测的根基,而接收数据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卫星过境的接收窗口一旦错过就将导致一轨观测数据丢失。大风、暴雪等各种极端天气都可能造成接收天线跟踪信号波动,这就要求“雪原追星人”在卫星过境期间必须高度关注设备状态,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数据异常。
海洋系列卫星建设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基础性建设工程。组员刘福斌说:“我们万分珍惜每一轨卫星数据,准确完整地接收好数据,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因牡丹江站接收任务量大、接收频次高,“雪原追星人”组员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习惯。“现在每一次接收任务的间隔都不超过2个小时,所以我们已经形成了‘每小时一醒’的睡眠习惯。”组员李梓月说,“不是我值班的夜里也是这样,经常梦中惊醒,以为自己忘了接收数据。”
日常值班
直面艰难险阻,勇挑责任重担
牡丹江市每年有超过6个月的结冰期,给站区的建设、维护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在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期间,“雪原追星人”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使命感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断推进地面站的各项建设工作。
2023年,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首次在牡丹江站同时开展两套新系统建设,包括两套直径12米的接收天线,以及两套金属桁架膜材和玻璃钢材质、直径20米的天线罩,还包括应用新模式的站控管理系统、系统健康管理系统、跟踪自动校相系统等。新系统建设具有建设内容广、系统环节多、不同系统交叉作业等特点。为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建设工作,牡丹江站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工作组的突击队作用,顺利在6个月内完成了全部建设与调试任务,并投入试运行。
“雪原追星人”组员靖吉磊介绍,牡丹江市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4月都会因为低温停止施工建设,这就要求在开展各项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如果地面系统没有建设好,那么卫星上天后的每一次空转,我认为都是对国家资金和人民血汗的巨大浪费。”靖吉磊说。
冬季的牡丹江市经常因暴雪阻断交通。“雪原追星人”虽然年轻,但都已在长期的业务一线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锻炼。他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2021年12月,牡丹江市暴雪纷飞,日间气温降至-25℃以下,站区4号天线俯仰电机突发故障,导致天线无法运行。但天线研制单位维修人员因飞机停飞、高速路封闭而无法到场,面对已经下达的接收任务,“雪原追星人”全体组员一致决定,自行开展故障电机更换工作。顶着呼啸寒风和鹅毛大雪,组员们齐心协力,靠着一个升降滑轮和两根绳子,将百余斤的电机举升到了10米高的天线俯仰箱上,赵喜永带队爬上冰冷的铁架,及时完成了故障排除,确保了接收任务顺利完成。
面对极寒下可能断裂的绳索和冰冷的钢铁,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和畏惧。牡丹江站地面系统运行15年来,“雪原追星人”青年工作组累计完成常规故障维修100余次,紧急抢修近20次,从未因系统故障丢失过一轨数据。
冬季吊装天线
设备维护
青春绽放光彩,奔赴极地大洋
2015年以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协调各方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建成了一套集天线跟踪、信号放大、解调、数据记录和产品处理于一身的船载移动卫星接收系统,为“雪龙”号冰区航行提供卫星遥感保障。
“雪原追星人”组员敖雪、尹相宇、崔金龙先后承担了中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国第35次、第38次、第39次南极考察的随船保障任务。每当穿越西风带时,队员往往因晕船痛苦地躺在床上,但越是这个时候,卫星遥感保障工作越是一刻不能停歇。组员们在摇晃的船舱里手动操作天线追踪卫星,在恶劣海况中迅速处理复杂的遥感数据,在无垠的冰层上细致找寻破冰的缝隙。“魔鬼西风带”吓不住他们勇往直前的脚步,“南极下降风”吹不倒“雪原追星人”挺拔的脊梁。
2022年1月,汤加火山爆发后,随船的“雪原追星人”组员第一时间通过卫星图像发现了相关海域存在火山浮石隐患,有力保障了“雪龙”号的航行安全。截至目前,“雪龙”号船载接收系统累计为航线保障提供了1150余张遥感影像图,为各批次科学考察安全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所有参与随船保障的组员都受到各航次极地科学考察队的通报褒奖。
在“雪龙”号上开展随船科考保障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从2009年牡丹江站开始建设并接收1颗卫星数据,一代一代青年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如今已经建成占地108亩、接收23颗卫星数据、拥有6套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系统的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牡丹江站已成为具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承担我国所有海洋观测卫星和其他多种型号卫星数据接收任务的重要数据保障平台。
“雪原追星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的期待为目标,不畏艰险、不懈奋斗,扎根东北边陲,眺望星辰大海,立足本职岗位,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海洋卫星地面系统简介
奋进新时代,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为主线,紧紧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自然资源工作定位,不断提升卫星遥感海洋应用能力,为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防灾减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海洋权益维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深入落实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夯实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已建成牡丹江、北京、海南等3个海洋卫星地面接收地面站和1个船载接收站,实现了全国海域实时接收;建成包括黄东海光学遥感检验场、万山雷达高度计海上定标场等多个海洋卫星定标检验场,持续保障在轨海洋卫星数据精度。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现已具备多星一体化管理、多星联合任务规划能力。
地面接收站
北京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
北京站(海淀站区)
海南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
海南站(陵水站区)
海南站(三亚站区)
牡丹江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
牡丹江站
“雪龙”号船载移动接收站
“雪龙”号
定标场网
黄东海光学遥感海上检验场
该场是我国首个专用海上检验场。包括了牟平光学观测平台、洞头观测平台和舟山海水水质观测浮标等3个观测站点。
黄东海光学遥感海上检验场海上平台
万山雷达高度计海上定标场
该场为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卫星雷达高度计定标场。包括桂山岛观测中心,担杆岛、外伶仃岛、直湾岛和庙湾岛等4个岛基观测点,以及1个海上锚系浮标观测点。
万山雷达高度计海上定标场示意图